close

電影介紹:http://tinyurl.com/a4snp

唸過社會學的人看到社會底層的悲慘景象時,會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這次影展的片子很多,多到我不知該如何選擇。
會選到這部拍攝印度紅燈區孩子的紀錄片,
單純只是因為想看一些亞洲其他地區的紀錄片。

想多瞭解在亞洲的其他地區的人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我一直認為,
對我來說,看電影是接收資訊最快速的方式,儘管不全面,但至少是個開始。

所以看電影從一開始純粹的娛樂欣賞,慢慢滲入了功利性質。


在面對複雜龐大又彷彿獨立於人的巨大社會體系時,
那種無力感在我開始意識到「全球化」之後與日遽增。


所以愈來愈無感。

看到路上賣口香糖的老人、賣彩券的殘障人士、收破爛的婆婆......
我幾乎找不到我憐憫同情的力氣。
(大概只有在看到流浪狗的時候會想辦法餵他吧。)

這種無力感來自於這個結構性的困境,
看到一個這樣子的人,就意識到還有更多更多一樣的人。


我的感覺只剩下,幫了這個人也解決不了這種結構性的困境阿!

這種無感幾乎完全停滯了我的行動力,讓我忽略了人的行動的力量。


單一的個人行動可能無法對結構造成什麼改變,
但是沒有行動就什麼改變都無法發生。

我最欣賞這部片的地方,在於它呈現了這些人的困境,
儘管嘗試幫助的結果不盡然讓每個被幫助入學的孩子都得到幸福的未來。
但她不隱藏這點,而且提醒觀眾,這並不是個快樂的結局。

然而,至少行動不是完全沒有起作用的。


另一個小感想是——
抵抗不了資本主義,就會對他做出某種程度的妥協吧。
我想這個成功的攝影展和成功的紀錄片賣的就是
「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補償心理」吧。


補充一下。

我一向討厭靠著小孩子笑臉賣錢的片子,
但看完這部片讓我感覺很舒服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itzern 的頭像
    weitzern

    Divergence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