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chool.

She was Dolores on the dotted line.

In my arms, she was always...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ita.





Humbert Humbert是一名年輕的文學教授,卻意外愛上了12歲的少女Lolita,為了接近她,他成為她的繼父。
他說:「愛上Lolita是我的罪。」明知道這樣的愛情不容於世,他卻沉溺在對Lolita的迷戀裡,一場意外讓他們相依為命,他的愛愈來愈獨占,他的愛愈來愈痛苦,無法自拔……。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改編自俄國作家Vladimir Nabokov的同名小說,台灣也有中譯本,名為《羅麗泰》,1962年Stanley Kubrick將 《Lolita》改編成電影,當時的中文片名為《一樹梨花壓海棠》,取自蘇軾嘲笑張先的一首諷刺詩,張先在八十歲時納了一個十八歲的小妾。蘇東坡便寫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個中譯名也還算精準吧。(笑)

1997年,Adrian Lyne再次翻拍,找來Jeremy Irons和Dominique Swain來詮釋這段跨越年齡的不倫之戀。

電影一開始,便是Jeremy Irons神情恍惚地開著車,他喃喃地念下了本篇最上面的那一段話。他說Lolita是他生命的光芒,他的慾焰,他的罪,他的靈魂。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Humbert Humbert的初戀情人在他們熱戀時驟逝,但他潛意識地一直尋找著戀人,因此他靈魂中的一部份一直停留在14歲,一直到他遇見Lolita。他叫她Lo,一開始他只是一個房客,Humbert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因此在Lo的母親跟Humbert告白時,他便應允成為Lo的繼父。

因為一場意外,Humbert成為Lolita唯一的親人,他開著車與Lolita四處旅行,並發生了關係,
他們名義上是父女,實際上卻是情人,Lolita年輕、美麗、活潑、任性、瘋狂,Humbert愈來愈沒有安全感,愈來愈戒慎恐懼,深怕有一天Lolita愛上別人,他用盡手段將Lolita限制在身邊,卻只是讓Lolita更想逃,最後他們卻意外分開……。

 

Stanley Kubrick的前作最大的不同是,對Humbert和Lolita這兩個角色和他們之間情感的詮釋。

Dominique Swain的Lolita的扮相也比前作年輕許多,她的扮相既有少女的純真又不時流露出女人的媚態。個性的設定上也有所不同,新版的Lolita是一個沒有心機、大而化之又任性妄為的少女,對Humbert來說,他一直有很不安定的感覺,因為Lolita是如此美麗卻又不可捉摸。但舊版的Lolita不管是扮相、氣質或行為舉止,都過於成熟,不像個正含苞待放的女孩,反而像個年輕的女人,對照一下下面舊版Lolita的劇照,氣質差很多吧?

Jeremy Irons詮釋的Humbert則更加掙扎苦悶,他一直都意識到自己的偏差(註一),只是他無法離開,因為他是如此深愛著這名少女,也因此當他在Lolita失蹤三年後再次相遇,他看著懷孕的她,青春凋零、光彩不再,他還是說出這樣的話語。


I looked and looked at her...
..and I knew,
as clearly as I know that I will die,...

..that I loved her more than anything
I'd ever seen or imagined on earth.

She was only the dead leafecho
of the nymphet from long ago...

..but I loved her, this Lolita,...

..pale andpolluted
and big with another man's child.

She could fade and wither - I didn't care.

I would still go mad with tenderness...
..at the mere sight ofher face.

Lolita...

一聲聲的Lolita,喚不回這段不知是否存在過的愛情,他的那個眼神應該會讓所有看到的人都心碎吧。

對我來說,1997年的新版比1962年的版本好看太多了,當然一部分原因是節奏和步調的安排,可能時代背景相差太多,所以人物的詮釋和劇情的轉折讓我覺得很不自然,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角色個性的設定和詮釋。三年後的相遇在新版中是無盡的惆悵,因為Jeremy Irons的神情就是一副隨時都會哭出來的樣子,最後卻只能忍痛離開,看著眼前不再是「他的Lolita」的女孩,對她說:「妳能不能將我過去所作的忘掉?」

而其實他真正想做的是與Lolita長相廝守。光是從他的眼神,你能讀出千言萬語和那不可言說的悲傷。

相較於新版的沈重,舊版的這一個橋段,卻是殘酷勢利心機的Lolita對上被擺了一道的Humbert,不得不說,舊版Lolita的心機實在太過深沈了!(看看下面這張劇照,我說得沒錯吧!)

還有一幕一定要提!在新版中,Humbert的不安逐漸增強的時候,有一次他回家時看到一個年輕的男人離開,他嫉妒到瘋狂,拼命質問Lolita「那個男人是誰?」但他的身體根本無法抗拒Lolita,他在Lolita的上方,一邊滿足身體的慾望,一邊哭喊著「Please tell me who is it?」「Please tell me..」「Please.. 」高潮的時候,他的慾望滿足了,心底卻是絕望。


愈打愈心酸,我只能用十分推薦來做結尾了。


--
後記:

來講點有趣的事情好了。有沒有覺得Lolita這個名字好像很耳熟?其實Lolita就是蘿莉(控)的由來阿~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不就是一個蘿莉與羅莉控的愛情故事嗎?(笑)

1997年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在我的ranking裡,肯定是排在超好看的等級阿~


註一:我不想用錯誤或犯罪來形容這個行為,因為這帶有嚴重的價值判斷問題,但價值觀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因為決定正確或錯誤的是社會的主流,是握有詮釋權的人,因此我比較偏向用「偏差」(deviation)來形容這個行為。

註二:關於蘿莉,請參考維基百科中的羅莉塔蘿莉控


最後補上另一張海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