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已經很久沒到電影院看這種首輪的大製作電影,前天趕著看快下檔的《世界是平的》,散場時時間還早,一時興起,就跑到隔壁的學者看《投名狀》。

背景設定在清末太平天國之亂,當時中國正值內亂外患之際,朝廷腐敗,上位者忙著爭權奪利,官逼民反,民不聊生。

龐青雲是一名有為的將領,他的部隊在一次圍剿中,因為魁字營的袖手旁觀而全軍覆沒,苟活的他遇到能讓他東山再起的兩人——趙二虎和姜午陽。
他們是山村中的盜賊,為了求溫飽,龐青雲、趙二虎和姜午陽立了投名狀,結義而後投軍。



雖然三人所領的山字營履建奇功,由盜轉兵的趙二虎卻無法瞭解行軍之道及官場份際,終於結下禍端。

龐青雲追求的是天下太平,他知道為了達成目的,犧牲是必然的,所以他選擇背信屠殺蘇州城的4000名叛軍,所以他選擇不顧兄弟之義,暗殺趙二虎。趙二虎雖認同濟民的終極目標,但他更堅持的是信與義,也因此讓他與龐青雲漸行漸遠。

姜午陽在劇中則是最單純的角色,龐青雲和趙二虎於他亦師亦長,除了結義之情,他們倆更是他的楷模。在他的人生中,最艱困的兩個抉擇,第一次他選擇龐青雲,第二次他選擇趙二虎,但無論哪一個都只是撕裂了三人的兄弟之情。

為了實現理想,必須先奪取權力,只是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又會失去理想的純粹,在最後龐青雲就任兩江總督的典禮上,他不惜殘傷姜午陽也要走到那個位置,在他的眼中,那個位置代表的究竟是黎民百姓還是權勢地位?

或許兩者都有吧。

他們都是好人,只是,在亂世中好人難為。
因此三人都一步步走向毀滅。



因為背景同樣是清末的亂世,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想到莫言的《檀香刑》,在動盪不平的時代,即使是暴民反賊,也不過只求一頓溫飽。在官場中,大多數的官,為了奪權甚至不惜犧牲百姓,可官也是有好官,只是
清官難為,不懂得為官之道,不懂得趨炎附勢,終究落得這般下場。

《投名狀》大概是這幾年中國最經典的大敘事電影,翻拍自1973年的經典老片《刺馬》,導演陳可辛擷取桃源三結義和水滸傳的概念,重塑這三個角色,其中,最突出的是李連杰飾演的龐青雲,從小時候看黃飛鴻到現在,我在
《投名狀》裡才第一次發現他的演技(沒辦法,之前他都演酷酷的武功高手),從他偶遇蓮生(趙二虎之妻)時悔恨交加地哭泣,到他不得不殺二虎時的獨語,聽到午陽為了救二虎而殺蓮生時的崩潰……都讓我訝於他的出色。



相較之下,劉德華能發揮的場面少了許多,但他的大義凜然和聽戲時百感交集的淚水還是讓人驚艷。至於金城武,姜午陽本來就是個年輕又單純的角色,相較於其他兩人,這個角色的複雜度相對較低,但是金城武把這個角色掌握的恰如其分,隨著電影的行進,他每一次的抉擇都讓這個角色有所成長,一直到他依據投名狀刺殺龐青雲……

(只是看電影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冒出「帥的人就是帥,不管是剃頭還是弄髒,就是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感」。)

我不愛看戰爭片或動作片,但是
《投名狀》在這部份無疑是非常出色的。不像自《魔戒》後一窩蜂的戰爭史詩電影,《投名狀》的戰爭場景很有真實感,刀劍無眼,隨時都會被殺的那種緊繃感,遍地黃沙,天地蒼茫,無糧就得死……跟那種莫名奇妙衝進去殺出來的戰爭片相比,根本是雲泥之別。

但一部電影不可能沒有缺點,首先是片中對趙二虎和龐青雲兩人的兄弟之情著墨不足,讓我在看到他死前仍心繫龐青雲的安危,而非午陽或蓮生時,感到些許突兀,尤其龐青雲的人通知他到荒涼之處,二虎死前卻絲毫不懷疑龐青雲。其次,趙二虎原先是眾人之首,龐青雲一來就變成老二,心中一定有所不服的吧?如果增加對手戲,可以把緊繃的關係呈現得更有張力。再加上蓮生和龐青雲的關係,而且如果二虎感覺到了什麼,他跟龐青雲的關係會更加矛盾。如果加上這些鋪陳,能更凸顯趙二虎的忠肝義膽。



其次是龐青雲最後的結局,老實說,我怎麼想覺得「朝廷下令就任典禮上暗殺龐青雲」,這個行為的合理性不足。

首先,當時政局動盪,即使太平天國滅了,國內依舊烽火連天,在沒有實際利益衝突下,剷除將才,尤其在他還沒有實際展現野心的情況下,暗殺他是弊多於利吧?
同樣以不明官場之道為由,暗殺行動經魁字營的人或陳公的政敵策劃會比較合理。(至少電影裡除了免除三年賦稅之外,並無其他。)

在我眼中,儘管有些許瑕疵,仍不掩《投名狀》的成功。我想最成功之處,還是它成功呈現了中國的傳統倫常價值吧。


--

每篇都要來個註:

記得電影最後說姜午陽被處以凌遲之刑,聽說電影其實有拍,只是最後礙於一些考量,所以剪掉了。我聽到凌遲簡直心驚膽顫阿。以下節錄自《檀香刑》第九章「傑作」。

「書上說淩遲分為三等,第一等的,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等的,要割二千八百九十六刀;第三等的,割一千五百八十五刀。他記得師傅說,不管割多少刀,最後一刀下去,應該正是罪犯斃命之時。所以,從何處下刀,每刀之間的間隔,都要根據犯人的性別、體質來精確設計。如果沒割足刀數犯人已經斃命或是割足了刀數犯人未死,都算劊子手的失誤。師傅說,完美的淩遲刑的最起碼的標準,是割下來的肉大小必須相等,即便放在戥子上稱,也不應該有太大的誤差。」

「師傅說這淩遲刑別名又叫『魚鱗割』,的確是十分地形象貼切。」

「成功的淩遲,是流血很少的,據師傅說,開刀前,突然地一掌拍去,就封閉了犯人的大血脈。他的血此時都集中到腹部和腿肚子裏。這樣才能如切割蘿蔔一樣,切夠刀數,而犯人不死。否則血流如注,腥氣逼人,血污肉體,影響觀察,下刀無憑,勢必搞得一塌糊塗。」

書裡說每一種刑都有行刑時的規矩,凌遲的第一刀是乳頭,還包括舌頭,男生還包括生殖器。想到又要抖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itzern 的頭像
    weitzern

    Divergence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