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簡介

靠近你,是為了離開你,也是為了離開我自己。

 安 東尼奧尼在1983年拍攝一部名為《回到Lisca Bianca島》(Ritorno a Lisca Bianca)的短片,片中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將攝影機架在船上,搖搖晃晃地逐漸靠近Lisca Bianca島的空鏡頭。聲帶上則是重複了他自己在1960年所拍攝的《情事》(L'Avventura)裡開始的聲音:一聲聲:「安娜!…安娜!…」的 呼喚。
不久之後他腦中風癱瘓,再度拍片已是6年後的事情。

《情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敘述在一次結伴Lisca Bianca島的旅行中,安娜不明原因地失蹤,男友與女友在尋找她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感情的故事。影片中安娜從未出現,只是友人在小島上來回穿梭地尋覓 著。重新《回到Lisca Bianca島》時,安娜依然下落不明,只是這次就連找人的劇中人物也都消失無蹤。

身體的消失在安東尼奧尼的影片中一直是個糾纏不清的謎。但是,為什麼在拍攝《情事》的23年後,他會自覺到需要再拍一部片,進一步去消除《情事》裡所剩的身體?
 
這種電影指涉電影,將真實與虛幻 互調位置的企圖,在某些描述一部正在拍攝影片的影片:如楚浮的《日以作夜》、高達的《輕蔑》,或華依達的《尋找賽布斯基》裡;導演自己將丟入反覆映照、層 層堆疊到一種近乎是夢魘的境界時,終於觸及到一個高峰。於是,偽紀錄片就成為另一種可能,它通常是運用我們習以為常的電影語言,故作老實狀地在挑釁我們認 知上的惰性。以真實與虛構間的反覆辯證,和自曝論述邏輯的方式,讓觀眾看清楚自己已置身在某種被操控的思考模式之中。

一般我們稱上述這種 種相互指涉的鏡像迷宮為「Mise en abyme」(意為將其深淵化)。就像一顆石頭掉入湖裡,我們以「直播」的方式看到石頭往湖底沉,同時,我們以「延遲」的方式看到石頭在湖面所掀起的漣 漪,而且是噗通的一聲,證明石頭已經往下底沉。或者更正確地說,我們跟本沒有真正看到石頭往湖底沉,是消失的石頭所掀起的漣漪,讓我們嗅覺到時間的消逝, 而且,是時間的消逝與噗通一聲的遠逸,讓我們把抽象的漣漪轉換成、看成是具象的石頭往下底沉。

它是一種藝術家創作的策略,意圖為觀眾舖陳一條凝視的逃逸路線,讓觀眾看到正在觀看的自己,而且,以「消失」或「置換」的方式,在觀眾凝視的過程中,硬是切入短暫且令人窒息的間隙(syncope),避免觀眾真正看到自己,因而陷入納希瑟斯的昏迷。

最 後,「關於電影的電影」也可以是向某位導演致意。溫德斯拍《尋找小津》、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拍《五》、侯孝賢拍《珈琲時光》,他們不約而同地以自己一部全新的影片,去凝視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那個悄悄在消逝的世界。三部影片 都談到身體的消失,和記憶的捉摸不定,都以消失凝視消失,尤其是侯孝賢的《珈琲時光》。

很多時候,我們私人的記憶是跟電影混雜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於電影的記憶: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影片、跟某個人在某個特定時刻看過的電影,這些集體的記憶(因為所有關於電影的記憶,都是跟其他人一起觀 看的,當然是集體的記憶),混合了私人的記憶,成為一種錯綜複雜的私秘記憶。我們常常無法確定某個影像、某種聲音、某種感覺、某種想法是我們確確實實活過 的,或只是一部電影給我們的記憶。

就像雷利史考特的《銀翼殺手》,殺手奉命殺掉複製人,女複製人拿自己小時候與媽媽合照的照片,說自己有 對母親的記憶,證明自己不是複製人,殺手告訴她:「妳的記憶是別人植入的」一樣。影像鬼魂般的虛幻本質,一再吸引我們走入它的世界。我們唯一能夠避免自己 陷入泥沼的方式,或許就是像殺手一樣,明知對方只是個複製人,也勇敢地讓自己陷入愛河,但是腦中清楚地知道,那是人類對影像的愛,而且,是一種「純真喪 失」的愛。
(節錄自:http://www.twfilm.org/film_on_film/


官方網站:http://www.twfilm.org/film_on_film/



◆我的片單

《堤》The Pier (La Jetée)     克里斯‧馬克 Chris Marker
France︱1962︱English / German︱B&W︱35mm︱28min

◎1963 Le Prix Jean Vigo 最佳短片

 《堤》是一部關於時間與記憶的故事。影片背景設定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後,因核爆而殘破不堪的巴黎地下,僅存的物資嚴重缺乏,科學家嘗試透過時空隧道,派遣使者回到過去或未來,尋求支援。這個實驗看似一切就緒,結果卻令人沮喪,主要的原因是參與的實驗者想像力不足,無法掌握過去的記憶。直到這個男人,一個在兒時被父母帶到巴黎的奧利機場停機坪(堤)上,目睹一個男人被槍殺,凝視一個女人的臉孔而執迷的男人,被選定成為這項時間旅行的科學實驗的主角,絕望的科學家期待這些深植內心的影像記憶,會讓他們的實驗得到轉機。

  男人穿梭在現在與過去,找到了兒時記憶中的女人,兩人相戀,肆意地漫步在博物館裡,在植物園裡…。

 凝結的太陽,孩子的臉孔,戀愛中旅人的幸福笑意,影片故事在一幅幅的令人難忘的凝像中開展,深邃的影像之間,藉由時間的掌控,緊湊的節奏,懸疑迷離的氣氛就此產生,這種影像節奏的完美,如同是英國知名導演泰瑞吉連(Terry Gilliam)所稱讚,就像是一首美麗詩篇。震攝於克里斯‧馬克影像之中的吉連,也在1995年根據本片改編,完成好萊塢科幻鉅作《未來總動員》(Twelve Monkeys)。

 1921年出生的法國導演克里斯‧馬克為當代紀錄片大師,同時也是詩人,作家,攝影師以及數位多媒體藝術家。1950年代便行走各社會主義國家,創作平面影像及影片發表其所見所聞。以流動的黑白靜照拍攝的《堤》,可說是他多年平面攝影經驗的另一種嘗試。獨特混和觀察式的真實電影手法,加上個人的強烈主觀意識的觀點,他的紀錄片成為影響後來非劇情影片形式的佼佼者。在他豐沛的創作生命當中,參與完成超過60部作品,《堤》是他的創作中少數的劇情片,本片與他的另一部作品《Sans Soleil》,深受影迷推崇,同時也奠定他的影史大師地位。


《白駱駝》
The White She-Camel
(La Chamelle Blanche
桑維爾‧克里斯提昂(Xavier Christiaens)
Belgium︱2006︱No Dialogue︱B&W/Color︱Video︱52 min

◎2006瑞士真實影像國際紀錄片影展年輕觀眾評審特別獎
◎2007亞美尼亞葉里溫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特別獎

 「當你即將張開雙眼,不會是白晝,不會是黑夜,沒有水,沒有土地,當你即將張開雙眼,你將不再記得你的過去。」影片開始,男人從旅行中回來,回到一切毀滅的土地。空無一人的客廳,電視機畫面依然跳動,鏡頭下的女人玩弄手指,昏沈睡去。被塗抹消失的記憶將他的世界與生活撕裂,破碎,所有應熟悉的一切卻不再熟悉,真實世界如此殘碎不堪?他努力於尋找過去的慾望之中,尋找真實的土地…。一部視聽覺都非常奇特的影片,很難讓人不連想到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的《堤》或是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的《飛向太空》。

 克里斯提昂的第二部作品《漂流的況味》(The Taste of Koumiz),就充滿張力、饒富詩意的影像,宛如進入俄國導演蘇古諾夫美學世界裡。《白駱駝》延續他的詩意美學紀錄片風格,加上科幻類型的筆觸,克里斯提昂的鏡頭漫步在鹹海附近的荒涼風景,黑白與彩色影像的交錯剪接,鏡頭裡荒蕪乾枯的大海,隱喻著一個早已失去的國度。

 1963 年出生的比利時導演桑維爾‧克里斯提昂,畢業於比利時列日的音樂戲劇學院,之後參與舞台劇劇本創作,也曾擔任影片《人性本色》(Bruno Dumont)的助導。2003年完成《漂流的況味》,受邀於各地影展中放映,其中包括2004年台灣紀錄片雙年展。本片為他執導的第三部影片,以實驗性的手法,紀錄下關於記憶之作,如同導演所說,他創造了一種新的記憶的方式,以一個震驚的事件,一個動亂,一個反面的「特異景象」將時間倒轉,時間,就如同一首倒著演唱的歌曲。


《停!死亡!再復活!》Freeze, Die, Come to Life! (Zamri, umri, voskresni!)
 維達利‧卡涅夫斯基(Vitali Kanevsky)
Soviet Union︱1989︱B&W︱Russian︱35mm︱105 min

◎1990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
◎1990歐洲電影獎最佳劇本
◎1990比利時法蘭德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1990年法國電影筆記度十大佳片之一


 

 影片敘述二次大戰尾聲,史達林統治時期,蘇聯西伯利亞境內名為Soutchan的港口小鎮 上,12歲的小男孩Valerka的母親在蕭條的環境裡,為了活口而在家攬客為妓,這也迫使Valerka經常遊蕩街頭,在市場賣茶給當地礦工。在市場 裡,他結識同樣賣茶的小女孩Galiya,兩人本是勁敵,卻開始建立友誼。相較於Galiya,Valerka世故老練,常以惡作劇作為情緒上的一種宣 洩。但漸漸地,他的連串偏激行為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迫使他離開小鎮。為了謀生,他加入幫派,開始打劫行徑,Galiya在此時伸出援手,但回家的路,對兩 人來說,似乎不如想像中順利…。


 本片以敏銳的筆觸呈現小男孩Valerka的世界,為求生 存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因其行徑而衍生的不堪後果,Valerka令人聯想到名導楚浮的童年化身安東。飾演主角的兩位小演員為非職業演員,自然生動的演 技,印象深刻。1935年出生的Kanevsky,就是成長於這個鄰近海參威的小鎮裡,鎮上當年也有日本戰俘的集中營。本片中的背景與事件,都是他小時記 憶,可視為他兒時記憶的重建。他也強調,他企圖在影片中真實呈現兒時的點滴,所以攝影機鏡頭是不可能為全知觀點,與其以客觀的紀錄,不如採用主觀的記憶。


  全片為黑白攝影,深遠的影像中,帶出荒涼了無生氣的小鎮風景,企圖營造的冷酷氛圍,不只是在美學上的呈現,也帶有寓意的成分。Kanevsky精確掌控影 片中所描述的時代氛圍,以及劇中角色的內心世界,他所描述蘇聯統治下的人民生活,也已擺脫其前輩們的陳腔濫調,令人驚豔。一個深沈有力、令人屏息的成長故 事。



《二十世紀的小孩》We, the Children of the 20th Century
維達利‧卡涅夫斯基(Vitali Kanevsky)
France︱1994︱Color︱Russian︱35mm︱105 min

 最讓1990坎城影展的觀眾與影評驚訝的,不是眾多大師的新作,當年大家議論紛紛的,就是 獲得金攝影機獎的《停!死亡!再復活!》。金攝影機獎一直是坎城影展最受好評的獎項,向來頒給青年導演的首部作品,得過這個獎的導演有Jim Jarmusch、Mira Nair、Jaco Van Dormael、Jafar Panahi、Naomi Kawase、Corneliu Porumboiu…,全都是日後炙手可熱的大導演。只是Vitali Kanevsky得獎時已是55歲,應該是歷來得此獎項年紀最高的一位。起因還是美國導演亞倫派克(Alan Parker)拜訪蘇俄時,Kanevsky硬是要求他看片。亞倫派克抽不出時間,帶了卡帶回美國,看完帶子時被片中不經修飾的原生力量震撼不已,深受感 動之餘,將帶子託付給坎城影展的主席 Gilles Jacob。原本以為對方只是客氣地收下,哪知影片不但入選,還得到所有新導演夢寐以求的榮譽。


  你或許會說Kanevsky真是幸運?生於蘇俄布良斯克鄉下的他,1960年進入莫斯科VGIK電影學校,畢業前夕被控涉嫌一件強暴案,因此坐了8年的冤 獄。被釋放後再進VGIK,終於在1977年完成學業。然後再坐了13年的冷板凳才機會完成首部影片。《停!死亡!再復活!》讓當年所有坎城的觀眾屏氣凝 神到不知所措,影評甚至斷言又一位俄國大師的誕生。外國資金立刻擁入援救這位還是初生之犢的天才,他繼續拍了續集《獨立生活》,再度獲得1992年坎城影 展的評審團大獎。


 《二十世紀的小孩》可以說是Kanevsky自傳影片的第三部曲,只是,這次是一部貨真價實的 紀錄片,Vitali Kanevsky親自現身影片之中,飾演Galiya的Dinara Drukarova已成為充滿希望的俄國新星;飾演Valerka的Pavel Nazarov則成為階下囚。事隔多年,在街頭討生活的他,一貧如洗。Kanevsky訪問他的同伴關於他們所犯下的不法行徑,受訪者坦承告知,不是拍攝 中的電影,也非排練過後的演出,偷竊、殺人,暴力與殘酷在街頭上真實上演。原本應是純真的臉龐,確有著風塵僕僕、歷經滄桑的老練神情。蘇聯解體下的社會, 在這部彩色的影片下,卻有著比黑白的《停!死亡!再復活!》更令人唏噓的無奈。Kanevsky一直宣稱他要拍真實,但是,他真的拍現實時,我們卻更希望 這是部科幻片。在這部影片之後,Kanevsky又拍了一部紀錄片,然後從此消失在影壇。他在等待拍下一部片?還是直指電影核心的真實,令人太過沉重?


《總統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  加貝爾‧雷吉 Gabriel

Range∣UK∣2006︱English /Arabic∣Color∣35mm∣92min

◎ 2006 多倫多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
◎2007布魯塞爾歐洲影展最佳影片

 不同於偽紀錄片《登陸月球行動》對歷史的顛覆,使用相同手法的《總統之死》則借未來喻今,以一個未來的虛構事件,重新審視美國2001年911發生之後,所採取的反恐政策,以及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影響,也為這些過去幾年來所發生的事件,提供觀者另一種反向思考。本片於多倫多影展首映時即廣受矚目,更榮獲費比西影評人獎,其大膽的扭曲現實,為了揭示更大的真相,贏得評審一致的稱讚。

 本片敘述美國總統布希於2007年10月在芝加哥下榻旅館外,遭到不明人士開槍暗殺,驚恐過後,歷時數月的真相調查與偵訊隨即開始。影片以芝加哥街頭抗議反布希場面展開,一波波激動群眾場面,暴動伺機而起令人不安,影片穿插歷史資料畫面,以及整個事件關鍵人物:總統幕僚及隨扈、嫌疑犯及其家屬、律師、媒體,當然也少不了調查局及司法鑑識人員等人的訪談。事件調查開始,即認定惡名昭彰的蓋達組織與此次殺行動脫不了干係。有著中東背景的工人,由於事發當下剛好也在現場,招來種種加諸於他身上的證據。來自敘利亞的他,成為審判庭上唯一的嫌疑犯。懸疑精彩的虛構情節,抽絲剝繭的詰問,本片對當今的美國政治與司法的批評,力道十足。

 英國導演加貝爾‧雷吉開始拍片工作即為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拍攝紀錄片與戲劇節目,2003年他用「回顧紀錄片」(retrospective documentary)手法,完成因一連串事件迫使英國交通系統癱瘓之電視電影《The Day Britain Stopped》,獲得英國演藝學院劇情類新導演獎,備受矚目,隨即在2004完成另一部電視作品《The Man Who Broke Britain》。《總統之死》讓他成為目前英國最受注目的導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