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是切‧格瓦拉年輕時與好友遊歷於中南美洲時的旅遊日誌。
電影則是根據這本日誌改編而來。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在非主流電影市場裡賣出好成績,
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格瓦拉的個人魅力吧。
儘管他已去世多年,
理想主義的革命家形象在這個革命潮消褪的年代反而顯得更有魅力。

諷刺的是,
在1997年10月9日,他去世的三十週年紀念,格瓦拉周邊商品狂賣,
魅力激增的原因竟然是來自於革命不再。
就像不再封建的歐洲興起對中古騎士精神的嚮往......

格瓦拉因為這樣的不可逆,成為一個革命與熱情的精神象徵。


我是先看了電影才看書的。
事實上,在電影上映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格瓦拉..

不過大部分的人看了電影簡介都會對他抱著一份憧憬,
抱著這份憧憬走進電影院,然後滿足的走出來。

然後接續著這份憧憬,買了這本書來看。

電影滿足了我對格拉瓦的憧憬,就這個層面來說,這是一部好電影。
年輕熱情的格瓦拉、充滿正義感的格瓦拉、悲天憫人的格瓦拉..

這正是我們走近電影院所期待看到的格瓦拉。

但是看了書之後,其實是看到一半的時候,

我就發現了..
我看到的那個「年輕時的格瓦拉」,
其實是根據大家對格瓦拉的憧憬所塑造的。

電影藉由某種程度的醜化阿爾貝托,與格瓦拉一同旅行的友人,
把格瓦拉的形象無限上綱。

「簡直就像個聖人一樣阿.. 」這是我看電影時的感覺。

但事實上,一個20幾歲,甚至還沒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
真的有可能是那個樣子的嗎?
書裡的格瓦拉,默默的看著周遭發生的事情,是一個旅行者,一個旁觀者..
對革命的信念是在旅途中所見所聞累積而起的......
甚至是到了旅行的最後,在與阿爾貝托分手之後遇到的一位旅行者,
才讓他確立了革命的信念。


我喜歡這部電影,可是我在看書的時候心情一直很矛盾。

愈看愈覺得我期待的是電影中看到的格瓦拉,
愈看愈覺得我期待的是格瓦拉是不真實的。

無論如何,由24歲的格瓦拉所書寫的24歲的自己才是最接近真實的阿!

一個人的現在由過去累積形成..
怎能用已知的,格瓦拉39年的人生,來塑造他24歲時的人格呢?


我在喜歡著電影中那個虛幻人格的格瓦拉的同時,認識了24歲真實的格瓦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