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http://movie.kingnet.com.tw/que_movie.html?recno=1040963490

導演: 洛夫史巴Rolf Schubel

演員: 艾莉卡瑪洛茲珊Erika Marozan
史蒂芬洛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

國別: 德國

劇情簡介

以薄片肉捲聞名的昆德餐廳,座落於布達佩斯一條幽靜的巷道內,餐廳主人拉西婁雇用安德拉許為駐店鋼琴演奏師,這兩人同時愛上了美麗女助理伊洛娜,但三人間卻能維持一種曖昧的平衡,自從漢斯魏克出現後,便遭到了破壞…

導演介紹

洛夫史巴(Rolf Schubel)

1942年出生於德國Stuttgart,在漢堡專修文學及社會學,起先在電視台磨練而後轉向大銀幕發展。這部影片得到德國及匈牙利文化部的支援,遠征至布達佩斯及巴黎拍攝。

音樂背景

本片改編自尼克巴可(Nick Barkow)1988年的同名小說,作者尼克的靈感是來自匈牙利的餐管理彈奏這首曲子,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首曲子後來居然成為世界知名的「自殺聖曲」,而且這五名自殺者皆選在星期天,當時匈牙利的報紙都有大幅報導,當這首歌第一次發行時就造成轟動,發行商對於聽了這首歌就會有人自殺也覺得很詭異,而作詞者Laszlo Javor他認為這歌詞如果能做成一本詩集,可能就不會造成那麼多人自殺,歌詞內容如下:

憂黯星期天,你的夜已不遠,
與黑影分享我的孤寂,
閉上雙眼,就見孤寂千百度,
我無法成眠,然孤寂穩穩而眠,
告訴天使,別留我於此,
我亦隨你同行,
憂黯星期天,
孤寂星期天,我度過無數,
今日我將行向漫漫長夜,
蠟燭隨即點燃,燭煙燻濕雙眼,
毋需哭泣,吾友。

拍攝背景

本片是先有曲子「Gloomy Sundy」,而後才有電影的產生。由於此曲當時在布達佩斯造成轟動,小說作者尼克巴可(Nick Barkow)就根據此一事件撰寫出一本淒美浪漫的小說,後來本片導演再根據小說拍成這部具有懷舊色彩的唯美電影。

本片集合了德國、匈牙利、法國三地的資金,也囊括了這三國的頂尖演員,如飾演伊洛娜的匈牙利影壇美女艾莉卡瑪洛茲珊(Erika Marozan),她出色的演技及外表相當具有說服力,另外飾演鋼琴師安德拉許的史蒂芬洛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外型像極丹尼爾戴路易斯,他深沈憂鬱的神情,與劇中角色十分吻合。由於製作的考究與用心,本片在德國與匈牙利上映時,相當受到重視,票房也有極佳成績,進而美加地區的發行敵也陸續買進、發行此片。

感言

這是一部在滾滾紅塵中,橫跨兩代,關於一女三男的音樂愛情故事。

本片改編自Nick Barkow的小說,藉由一首實際存在的古典樂曲「愛與死之歌」為骨幹,虛構出一部在大時代洪流中被犧牲的愛情曠世史詩。改編自文學的電影,往往因為影像的重現,會讓觀眾覺得遠不及文字般的令人遐想,但導演本身擅長運用古典藝術音樂與電影語言,將俗濫如通俗劇般的複四角戀愛關係,拍出了在大時代中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愛情之外,還帶有相當程度的魔幻寫實風格,使得整部電影充滿了各種元素,但又各司其職地增添電影的可看度。

《綜藝報》讚譽本片「是少數能將音樂完整融入電影情節,而非僅當作陪襯的一部電影」。本片主題曲從影片一開始的單音旋律,到隨著劇情越發悲壯則轉變為交響樂般的宏偉,使得電影音樂不單只是背景音樂,更使其反客為主的轉變成整部電影的精髓,這個強烈的影片特色除了為這部電影加分之外,更可說是電影藝術的創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