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7/29這兩天,我參加了由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舉辦的「探索動物園」工作坊,這次的工作坊主要針對動物園的形成歷史、現況及動物福利做一個根本的探討,然後搭配至木柵動物園做田野評鑑,讓與會的學員實地演練,這一篇主要講的是我在那兩天所做田野評鑑的筆記。

    這份評鑑主要針對哺乳類,評鑑指標分成很多面向,因為手邊沒有評鑑手冊,所以只能憑記憶大概點出,包括:空間大小、圍欄的形式及安全性、地表材質、食物的品質及取食的設計、是否有足夠的遮蔽(可以躲颳風下雨寒冷炙熱)、是否有足夠的隱蔽(動物可以選擇不要24小時都被遊客觀看)、動物有沒有依照其習性給予適合的養殖方式、是否提供多樣性的設備及多層次的空間、是否提供足夠關於動物的介紹等等……。

    我跟D觀察的動物分別是黑猩猩和山羌,做評鑑之前對該物種有基本的瞭解更利於評鑑的進行。

中名:黑猩猩

物種圖片_1

物種圖片_2

英名:Chimpanzee
學名:Pan troglodytes
俗名:
館區:非洲動物區
分類:哺乳綱 Class Mammalia
靈長目 Order Primates
巨猿科 Family Pongidae
保育: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體型:頭軀幹長635-940mm,無尾,直立高度1-1.7m,臂展為身高的1.5倍,體重(野外):雄性34-70kg、雌性26-50kg,人類飼養的雄性平均體重80kg,雌性68kg。
形態:臉部為黑色無毛鬚,眉脊隆起;頭部有毛髮,成年後會略禿;小黑猩猩的鼻子、耳朵、手掌及腳掌為肉色,身體部份的膚色則每一隻不同,由淡棕色一直到暗黑色都有。
分布:非洲西海岸塞內加爾、幾內亞,以及非洲中部由喀麥隆到坦尚尼亞。
食性:雜食性,統計結果顯示果實佔了60%,其他植物部份則佔30%,其餘10%為動物;昆蟲部份以白蟻為主,偶爾會捕食幼小的偶蹄動物、狒狒及猴子。
本園餵食猴米糕、餅乾、麵包、香蕉、猴飼料、地瓜、蘋果、番石榴、木瓜、玉蜀黍、番茄、甘藍、花胡瓜、四季豆、紅蘿蔔、熟蛋。
解說:1.黑猩猩是群居的動物,每群約35隻(15-100隻),由一隻成年的雄性領導。每群就像一個部落一樣,如果擅闖別群的領域,就有可能會被在邊界巡邏的黑猩猩攻擊。
2.黑猩猩雙手靈巧,是使用工具的高手。園內的展示場設計了兩棵鋼筋混凝土的假樹,具有隱藏式的採食槽,內含托盤可盛蜂蜜,聰明的黑猩猩會以小樹枝從採食孔插入沾食蜂蜜。
3.由於遊客不當的餵食動物,使得園內的黑猩猩學會了拍手乞食及危險的丟擲動作。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官方網站)


    我想如果以動物的原生環境為絕對標準,那是一定探討不完的,所以我想以木柵動物園內,動物的平均生活品質為標準來寫這份筆記。

 
    首先是黑猩猩的部分,基本上從評鑑手冊的各項指標來看,黑猩猩的整體狀況並不差,請見黑猩猩的展場全貌(由左至右)):












    基本上,包括地表材質、多層次的空間、遊戲場所、遮蔽、隱蔽等等,都還算可以。不過還是有需要立即改善地方,看看正中央的遊戲場,在豔陽下完全沒有遮蔽物,環顧展場,都是草地、原木做成的遊戲場和以水泥為材質做成的遮蔽
/隱蔽處。黑猩猩的原生環境是叢林,整個展場居然連一棵樹都沒有,實在令人吃驚。再加上水泥做的遮蔽處在豔陽下的隔熱效果實在不好,所以黑猩猩幾乎都懶洋洋的什麼都不想做。

    甚至還有一兩隻不停地到展場邊緣那些許的樹蔭下躲著,如圖:

 

    這張照片裡的黑猩猩甚至躲在一個不算是遮蔽處的地方,看到那隻手了嗎?

 

    我認為至少應該要給他們一棵有夠大樹蔭的樹,讓他們躲在下面乘涼。而且我覺得園方或許可以考慮以其他較能隔熱的材質取代水泥,至少木頭就比水泥好的多。

    當然,在黑猩猩展場還是有捕捉到不錯的畫面,像是下面這兩張。第一張是猩猩在園方自製的蟻窩上吃昆蟲玩,當然蟻窩的材質還是水泥。囧


這張是母猩猩與小猩猩,動作還一致,真可愛。^__^



以上是第一天的田野評鑑筆記。更多照片請見相簿:http://www.pixnet.net/album/weitzern/18845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