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就像是一場表演,為了現場效果要套招要角色扮演,戲劇張力十足,但儘管表演性質濃厚,摔跤依舊是會一點一滴耗盡生命的工作。Randy 'The Ram' Robinson,一個曾在80年代風光一時的摔跤手,二十年後,年老力衰,雖然假日還有讓他自豪的摔跤工作,但生計還得靠超市的零工才能勉強糊口。

在他逐漸步入老年的人生裡,他的生活只剩下摔跤,在風光的年代,他拋棄了家人,也沒有交上朋友,現在唯一的娛樂是和鄰居小朋友玩任天堂(還是在他年輕時以他為主角設計的電玩遊戲),有閒錢就到脫衣酒吧找心儀的舞孃,他的人生彷彿會就這樣過下去,或者他也沒想過之後要怎麼過。

一場賽後突如其來的心臟病,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他想要有人陪伴,想重新找回失去的親情,舞孃Cassidy和女兒Stephanie是他的希望。
 
他傾慕的舞孃與他有相似的人生際遇,他們倆同樣因為不夠年輕的肉體在工作上處處碰壁。

不同的是,他渴望重回摔跤場,但Cassidy希望脫離脫衣酒吧。在心臟病發作之後,他與Cassidy的關係拉近了,與女兒的關係也逐漸修復。

離開摔跤場的他只能在超市打零工,他無法忍受沒有掌聲的生活,他看到曾經站在巔峰的前輩被徹底遺忘,那樣的將來幾乎是可預見的,在被Cassidy拒絕,被女兒放棄後,他重回摔跤場,完成摔跤生涯,或許也註定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場表演。

關於Randy心境的轉折,我覺得單純以曾經滄海難為水來歸因,不免過於簡化最後一擊前的情緒層次。就像他曾經拒斥了人生,現實中的他也被阻隔於人生之外,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選擇就無法輕易回頭,所以儘管他想修復與女兒間降到冰點的關係,這個剛萌芽的關係卻如此脆弱,輕易地崩解。

而對Cassidy來說,脫衣舞孃的生活是她亟欲脫離、斷絕的進行式,她如果和客人(Randy)建立了關係,那不僅違背她的原則,更代表她無法切斷自己與舞孃的身份,因此她幾經掙扎後,拒絕了Randy。

Stephanie和Cassidy是Randy把自己拉回人生常軌的唯一希望,就因為她們都拒絕了他,Randy才會下定決心回到摔跤場上,儘管下場幾乎可以預見。

他了解到,他選擇了摔跤就必須付出代價,儘管這個代價是失去所愛的一切和所有愛他的人,他早已做出選擇。所以雖然Cassidy在他出場前到現場挽回他,他也沒有回頭,迎向聚光燈,迎向掌聲,他最後的演說清楚地表達他的心境。

「今天晚上我很高興能在這裏。
很多人告訴我說,我再也不能摔跤,而那是我的一切。

你們知道,辛苦地活著,辛苦地表演,
蠟燭兩頭燒,你就得付出代價。
在這樣的生活中,你會失去所愛的一切和所有愛你的一切。

我現在聽力大不如前,我變得健忘,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帥氣。
但,我仍然站在這裏,我還是那個「大錘」。

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說他完蛋了,他是窩囊廢,他得過且過。

你們知道嗎?

再過20年,唯一能見證我『有始有終』的,就是在場的各位。
這裏的所有人,這裏的所有人…我要告訴你們,
你們都是我的家人,我愛你們大家。」



當蠟燭燃燒到了盡頭,他看向後台,Cassidy已經離開了,果然,在摔跤與人生之間,他只能選擇一個,代價則是失去。


今年奧斯卡頒獎後,最讓我覺得可惜的就是Mickey Rourke沒拿到影帝,雖然西恩潘在《自由大道》的表現不俗,但Mickey Rourke的落魄摔跤手才真正讓我感動,更何況是對像我這樣原本就不喜歡摔跤或拳擊運動的觀眾(那個釘書機人害我差點崩潰)。

Mickey Rourke的巔峰時期似乎是我還小到看不懂外國電影的時候,他的人生際遇與片中的Randy有點相似,都曾經窮途潦倒,最後放手一搏,只是現實中的Mickey Rourke運氣好得多,雖然奧斯卡沒拿到,其他各大獎項倒是拿了不少。

不過在我搜尋他的資料時,最讓我吃驚的是他年輕時的長相真的超帥!據說他的臉是在他宣佈退出演藝圈,返回拳擊場的時候被打爛的,真是暴殄天物阿!請見下圖:



▲成名作《愛你九週半》的劇照,右邊的是金貝辛格


▲對照圖1



▲對照圖2


有驚到的舉個手吧。(舉)用google搜尋Mickey Rourke可以看到更多對照圖,看來真的很多人被嚇到,所以才拼了一堆圖出來。XD

總之,非常推薦《力挽狂瀾》,期待Mickey Rourke的下一部電影。


關於Mickey Rourke的生平,可參考這篇: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extend&exid=fwen31125849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